<bdo id="keyyk"><source id="keyyk"></source></bdo>
  • <abbr id="keyyk"><code id="keyyk"></code></abbr>
    <center id="keyyk"></center>
    <kbd id="keyyk"></kbd>
  • 最新旅游線路 主題旅游線路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銀川旅游常識2019-03-21
    [導讀]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銀川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水洞溝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的遺址和遺物表明,早在原始社會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 3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的橫城水洞溝遺址和鎮北堡、暖泉等處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是銀川地區發現最早的居民點。 春秋戰國時期寧夏是羌、戎和匈奴等民族集居地之一。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銀川自古就有著“鳳凰城”的美稱。傳說很久以前,長江以南住著鳳凰七姐妹,給人們帶來幸福。其中最小的七妹來到地薄人窮的寧夏,開渠引水,帶來了江南風光。 它給愁云籠罩的六盤山換上翠綠的衣衫,將滿頭白發的賀蘭山變成青山,使寧夏川成為肥田沃土、牛羊遍地的塞上江南。 后來為了阻止異族部落的入侵,鳳凰七妹就變成了一座城,保護寧夏百姓, 這就是在銀川城 。事實上,這一片富饒的土地歷史久遠。早在原始社會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殷商時,這里是北羌族、熏育族的所在。春秋戰國時期為羌戎所居。秦滅六國,蒙恬率30萬大軍在此戍邊。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蒙恬率30萬大軍在此戍邊,境內修筑了聞名世界的秦長城,還興修了著名的秦渠,開創了引黃河水灌溉的歷史。到漢代,這里的農耕經濟已相當繁榮。漢成帝陽朔年間,建北典農城,為銀川建城史揭開了第一頁,迄今逾2000多年。漢武帝劉徹曾兩次巡視寧夏,向境內移民70萬,農業灌溉有了進一步發展。唐高祖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建懷遠新城,即今銀川興慶區所在地。唐安史之亂后,太子李亨進入寧夏,在靈武登基稱帝(即唐肅宗)。當時,銀川已成為中國東西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農業發達,相當富庶。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首領李元昊在此筑壇受冊,即皇帝位。當時的西夏疆土包括寧夏、甘肅大部、陜西北部、新疆東部等中國西北的廣大地區,與宋、遼、金政權對峙達189年。元滅西夏后,于1288年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地名。此后,銀川一直是歷代王朝的戍邊重鎮。建國后,于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設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自然資源


    銀川地區山川兼備,地貌類型多樣,受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影響,形成了多種類動植物資源。銀川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地肥沃,溝渠縱橫,水利資源豐富,歷史上由于黃河不斷改道,湖泊濕地眾多,古有“七十二連湖”之說,現有“塞上湖城”之美稱。全市有濕地面積3.97萬公頃,主要為湖泊濕地和河流濕地,其中天然濕地占濕地面積的60%以上,自然水面數萬公頃,水質良好,水域內水草茂盛,具備發展水產養殖的優越條件。自然湖泊近200處,面積100公頃以上的湖泊20多處。較著名的有鳴翠湖、閱海、鶴泉湖、寶湖、西湖等。銀川濕地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濕地植物有190多種,濕地野生動物有15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小鴇、大鴇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等19種,自治區級保護動物24種。銀川濕地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之一,加之日照充足,熱量豐富,自然條件優越,自古以來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是重要的農林牧漁生產區。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賀蘭山區是銀川市唯一的天然林資源。總面積2.67萬公頃,有天然次生林1.2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2.8%。林種主要有云杉、油松、山楊等喬木,還有山榆、山杏等灌木。此外,有野生藥用植物40多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獐子、馬鹿、藍馬雞、青羊、狐貍等32種。賀蘭山東麓地區,其氣候、土壤、地理條件接近甚至優于法國優質葡萄產區——波爾多地區,是世界優質葡萄栽培的最佳生態區之一。銀川地區礦產資源有煤炭、赤鐵礦、熔劑石灰巖、熔劑白云巖、熔劑硅石、磷塊巖、水泥石灰巖、輝綠巖等。賀蘭石“石質瑩潤,用以制硯,呵氣生水,易發墨而護毫”,自古就有“一端二歙三賀蘭”之盛譽,為中國“五大名硯”之一。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銀川精神

    “賀蘭巋然,長河不息”,巍巍賀蘭山巋然不動、滾滾黃河水奔流不息,這就是銀川精神,更是銀川人的精神。

    “賀蘭巋然,長河不息”凸顯出銀川人意志堅定、求真尚義的精神品質。億萬年滄海桑田的變遷,造就了賀蘭山巍峨、蒼勁、粗獷的外貌,這座南北綿亙二百余公里的山脈,與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波瀾壯闊、大氣磅礴的發展進程相共振,深深影響著銀川人的風骨。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賀蘭巋然,長河不息”透射出銀川人包容豁達、開放開明的精神氣質。賀蘭山千仞峭壁巍然屹立,彰顯包含萬物、博大虛懷的氣象,陶冶著銀川人仁愛包容、與人為善的性情。滔滔黃河接納百川、匯聚千流,培育著銀川人順應潮流、融入世界的開放心態,滋養著銀川人善良敦厚、厚物載德的優良品德,使這座城市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市徽

    設計說明:標志由昂首展翅的鳳凰、穿越銀川平原的黃河構成了銀川的視覺符號,概括凝練了銀川精神。鳳凰這個吉祥如意的形象給銀川民眾及外界已留下了難以改變的印象,因此標志主圖案為鳳凰,昂首向上的鳳凰代表了銀川人民銳意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其中鳳凰展開的翅膀由銀川的“川”變形而來;進取向上的軀干由黃河變形而來,黃河是銀川平原的命脈,自古以來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黃河與銀川有著深厚的淵源,故將黃河貫穿圖案上下。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市樹

    沙棗(胡頹子科胡頹子屬),別名桂香柳,落葉喬木,小枝具刺。幼枝銀白色,老枝栗褐色。葉矩圓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花期5-6月,開花時芳香怡人,果實長圓狀橢圓形,果肉粉質可食。沙棗側根發達,有根瘤,固氮能力強,具有抗旱,抗風沙,耐鹽堿,耐貧瘠等特點。沙棗樹是銀川的鄉土樹種,抗干旱、抗風沙、耐鹽堿,生命力強,最能代表銀川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國槐(蝶形花科槐屬),落葉喬木,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羽狀復葉,圓錐花序頂生,莢果肉質,串珠狀;性耐寒,喜陽光,不耐陰濕而抗旱,較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佳,在石灰及輕度鹽堿地上也能正常生長,是城鄉良好的遮蔭樹和行道樹種。國槐是我市城市綠化中的骨干樹種之一,在城市廣為栽植,1984年被市人大定為銀川市的市樹。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市花

    玫瑰,名刺玫,玫瑰屬落葉直立灌木,莖叢生,有莖刺。夏季4~5月開花,花單生或簇生于枝頂,花色紫紅色、粉紅色、黃色、白色等,具芳香。另外,玫瑰花還是浪漫、愛與高貴的化身。玫瑰已被沈陽、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選為市花,但與其他城市種植的玫瑰有所不同的是,銀川廣泛種植的是苦水玫瑰,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也能生長,最能體現銀川的城市特色。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馬蘭花

    馬蘭花,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又名馬蓮、蝴蝶花、蝴蝶蘭,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莖短粗、肥壯。花大新奇,花色絢麗,鮮艷奪目。花有藍、白、黃、雪青等色。花期5~6個月,每次開花7—10天,頗耐觀賞。馬蘭花是幸福之花,生命頑強,它最能代表銀川人勇敢、善良、堅毅、寬容的品質。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市鳥

    喜鵲(Picapica),雀形目(Passeriformes)鴉科(Corvidae)數種長尾鳥類。最熟悉的種類是黑嘴喜鵲,長45厘米(18寸),黑、白兩色,尾有藍綠色的虹彩。生活於西北非、整個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西部。見於農田和樹木密布的原野,食昆蟲、谷物、小型脊椎動物、其他鳥的卵和幼雛以及新鮮動物尸體;其巢大而圓,用泥黏合細枝筑成。喜鵲是吉祥的象征,形體比較美觀,在銀川市區內比較常見,做市鳥合適。2011年,銀川市被授予“中華喜鵲之鄉”稱號。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鳳凰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銀川叫鳳凰城。說起鳳凰城來,一些老年人至今還指指點點——東門外高臺寺是鳳凰的頭,頭挨在黃河邊;高臺寺旁邊有兩眼井,那是鳳凰的眼睛;城中心的鼓樓是鳳凰的心臟;西塔和北塔是鳳凰的兩只爪子;西馬營里花花草草,樹木成陰,那是鳳凰的尾巴,那邊,鳳凰的尾巴長得一直拉到賀蘭山。

    飲食

    銀川的回族飲食,兼具中原傳統和穆斯林的雙重風味,是回族和中華文明融合的結果,這里有著正宗的清真食品和清真菜肴,同時還許多獨特回族風味小吃。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清真菜肴有清蒸羊羔肉、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等,也有非常地道的回族風味小吃,如羊雜碎、羊肉泡饃、清真奶油糕點、馬三白水雞等。

    飲食物產豐富,除“寧夏五寶”之一的發菜以外,還有銀川附近沙湖里出產的各種魚類,有鯉、鰱、鳙、鯇、鯽魚等,及北方非常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大鯢)、大鱉等,以此為基礎的菜肴有糖醋黃河鯉魚、中衛鴿子魚、金錢發菜等。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宗教

    銀川宗教歷史悠久,有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在兩晉時期傳入銀川,主要寺院有:海寶塔寺、承天寺、報恩寺、高臺寺、戒壇寺、賀蘭山佛祖院、五臺山寺、慈恩寺等。伊斯蘭教于元朝初年傳入銀川,主要清真寺有:納家戶清真寺、中大寺、西關清真寺、南關清真寺等。道教傳入時間不詳,但明清《寧夏方志》記載,當時寧夏府城(銀川)道教盛行,主要道觀有關王廟、岳王廟、三皇廟、城隍廟、清寧觀、三清觀等50處廟觀。天主教于17世紀末傳入銀川,主要教堂有銀川天主教堂、北關天主教堂等。基督教于元初傳入銀川。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銀川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回族聚集地區,建有453座不同形式和規模的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群眾一般奉行五項“功課”:念、禮、齋、課、朝。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和圣紀節三大節日。自治區在銀川市開辦的寧夏伊斯蘭教經學院,培養有宗教學識的人才。

    南門樓

    又名南薰樓,為銀川古城六大城門之一,是至今保存下來的惟一的最完整的城門樓,群眾習慣上稱之為“南門樓”。它坐落在銀川老城南薰路與中山南街交叉口處,門樓坐北朝南,前面有開闊的廣場,是銀川市舉行重大慶典集會的場所。整座建筑結構嚴謹,廊檐彩繪,紅墻碧瓦,氣勢宏大,素有“小天安門”之譽。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門樓通高27.5米,下為高7米的長方形券門洞臺基(東西長37米,南北寬28.1米),臺基北面門洞兩側筑有對稱臺階,以便登臨其上。高大臺座上是歇山頂的二層重檐樓閣,高20.5米。四面花窗,廊檐彩畫,絢麗奪目。樓閣內設有木梯可登樓遠眺。整個建筑結構嚴謹,規模雄壯。唯門樓始建年代未詳,相傳宋景德年間(1004~1007)與銀川城同時所建(一說為西夏所建)。清乾隆三年(1738),樓因地震倒塌,乾隆五年(1740)重新修建。宣統三年(1911)復毀于戰火,1917年重建之。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整修南門樓,1953年拆除東西兩側城墻,1978年又在兩側興建觀禮臺。每逢節日,銀川市民在此舉興盛大的慶祝活動。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南關清真大寺

    位于興慶區玉皇閣南街,是銀川市區內最大的清真寺,銀川穆斯林群眾于1981年募資重建的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群體。上層大殿可容1300余人做禮拜;下層設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臥室、會客廳等。樓頂正中聳立一大四小綠色穹隆頂,頂端新月高懸。殿前兩側各建30米高的“宣禮塔”,中部設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整個建筑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致典雅,宏偉壯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節日時,成千上萬穆斯林在此聚禮,從事民族宗教活動。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承天寺塔

    俗稱西塔,位于興慶區進寧南街。始建于1050年的西夏時期,據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后沒藏氏為保其子毅宗皇帝“圣壽無疆”,護佑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它與涼州(今甘肅武威涼州區)的護國寺、甘州(今甘肅張掖甘州區)的臥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教圣地。這座外觀13層、內11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高64.5米。登塔眺望,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景色令人神往,微風吹來,塔鈴叮當,愈顯出禪院的幽靜。承天寺在銀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內中間一座聳立云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稱“西塔”。這是寧夏現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承天寺,寺門朝東開啟,院內現存建筑有五佛殿、佛塔、韋馱殿、臥佛殿。韋馱、臥佛二殿兩側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間,以重檐磚雕垂花門和圍墻連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與佛塔同建在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外院院落寬闊,古樹參天,松柏長青,肅穆寧靜。承天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一層樓閣式磚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6米、邊長26米的方形臺基上。塔門面東,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間,室內各層為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盤旋而上。塔身一至二層各面設券門窗式壁龕,三、五、七、九層設南北券門式明窗,塔身各層收分較大,每層之間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磚。各層檐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掛有鐵鈴,微風吹過,丁當作響。塔身十一層以上挑出五層棱角牙磚,上建八面攢尖頂剎座,其上立桃形綠色琉璃塔剎。四、六、八、十層設東西向多門式明窗,十一層設四明四暗圓窗。整座塔造型挺拔,呈角錐形風格,古樸簡潔。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海寶塔寺

    海寶塔,歷史上又稱“赫寶塔”、“黑寶塔”。坐落在銀川老城北郊的海寶塔寺內,離城兩公里許。海寶塔與市內承天寺塔遙查呼應,是寧夏八景之一,為我國十六名塔之一,因位于城北,當地人又稱之為“北塔”。它端莊而又秀麗,簡潔而富于變化,形制獨特,風格別致。作為我國優秀的古代建筑遺產,它巍然聳立在銀川平原上至少已有1500余年。海寶塔是一座方型9層11級樓閣式磚塔,由塔座、塔身和塔剎組成,通高53.9米。底層即塔座,中辟券門,門前立抱廈一間,突出了塔的入口處。抱廈的卷棚歇山頂起翹很高,玲瓏俊俏。進門入室,室呈方形。塔的第二至第十層,平面形式完全相同,只是各部分尺寸有所收分。沿樓梯輾轉而上,可達頂層。塔的頂部,在四角攢尖頂上置一龐大的桃形綠色琉璃塔剎,與灰色的塔身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人感到端莊明快的色彩美。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始建年代不詳,相傳為公元五世紀初十六國之一的夏國國王赫連勃勃重建。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和乾隆四十三年曾因兩次地震而重新修繕。北塔寺坐西朝東,主要建筑有山門、接引佛殿、大雄寶殿、韋陀殿、臥佛殿及寺中心的海寶塔。每層每面的正中設有券門,且略微向外突出,入口處有剔透玲瓏的小抱屠和寬大的縱跑臺階,磚砌樓閣式建筑。塔身的建筑外形線條流暢而明朗,層次感豐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登上最高層,舉目四望,銀川塞上江南風貌一覽無余,東可覽黃河似帶,西可顧賀蘭巍峨雄偉,南可賞林立的建筑群,四周皆有田園綠野,縱橫的渠道,堪稱美麗的“塞上江南”圖畫。明清時代列為寧夏八景之一,稱為“古塔凌霄”。寺院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景色秀麗。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寺院舉辦“盂蘭”廟會,相沿至今。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玉皇閣

    玉皇閣坐落在銀川興慶區解放東街和玉皇閣南、北街的交會處。此閣始建年代無從查考,從明代《弘治寧夏新志》府城圖上觀察,現玉皇閣的位置居明代府城鼓樓所在地。清乾隆三年( 1739年)毀于地震,重修后,稱為“玉皇閣”。清乾隆《銀川小志》載:“極崇煥軒敞,上供真武帝。”此后遂稱其為玉皇閣。

    玉皇閣通高22米,占地約1040平方米。在一座長36米、寬28米、高8米的臺座下,正中辟有南北向的拱形門洞。西北側外部有石條臺階可登上臺座。臺座中央為高達14.1米的兩層重檐歇山頂大殿,殿寬5間,進深2間。底層向南接出券棚殿5間,正中辟有玲瓏俏美的券棚抱廈。大殿東西兩側是兩層重檐飛脊的亭式鐘鼓樓。從底層大殿內側的木梯登上頂層,是一層寬敞的殿堂,殿外以回廊相通,繞以朱漆欄桿,可憑欄四望。整個建筑群重樓疊閣,飛檐相啄,布局巧妙,結構嚴謹。

    來銀川旅游必須要了解的一點銀川事 

    玉皇閣是銀川市僅存的古代木結構高層樓閣,其獨特的建筑風格、高超的建筑技巧,充分體現了銀川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術。現在玉皇閣是寧夏文物保護單位,臺閣上經常舉辦各種小型美術、書法和文物展覽,是銀川市開放的旅游景點之一

    打印

    其他銀川旅游常識文章

    消息

    返回頂部